您的位置: 首页 / 资讯 / 企业

“红色基因”打造 “先进、绿色、智慧”产业孵化基地

时间:2024-11-22    来源:    作者:    点击:654次

中建科工重庆联合产业孵化基地项目是重庆市打造“科创+产业”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,也是中建科工“十有”惠民工程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创业环境的需求,助力解决“创有所依”的重要实践。项目建筑总面积22.13万平方米,共计17栋单体建筑,建成后将为上海交通大学、吉林大学、同济大学等10家大学、大院、大所科创平台提供基础设施保障,预计可引入创新人才2300人。


参加龙兴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

擦亮党性“底色”,激发战斗活力

项目党支部广泛开展红色课堂、主题活动,不断引导员工在学深悟透、知行合一上下功夫。邀请全国道德模范陆建新与全国劳动模范梁飞为两江投资集团、两江协同创新区公司及项目党支部代表等50余人讲授党史,30余名党员突击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,充分激发项目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联合属地政府,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,并作为唯一企业代表登台献唱《祖国不会忘记》,演绎出科工人为建设祖国慷慨激昂的斗志和默默奉献的心声。邀请渝北区党史巡讲团到项目作《习近平总书记“七一”重要讲话精神》解读,推动理论学习入脑入心。带领员工走进渣滓洞、烈士陵园,开展真听、真看、真体验的“沉浸式”党日活动,再现红色故事、领悟革命精神、赓续红色血脉。


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

面对工期缩短一半、多单体建设、多使用方对接等难题考验,项目党支部结合实际将施工现场网格化,建立“党支部-工区-单体”三级管理架构,在每个工区组建“3+1+1+N”工作团队,由党支部委员任工区负责人,以3名施工员、1名技术员及1名质检员为基础班底,安全员、预算员、设计员为补充,充分应用“预警吹哨”和每日碰头会机制,畅通传达反馈双向渠道,将党支部建设、生产协调、安全文明施工等中心工作“一张网”统筹落实。


航拍图

幕墙效果图

首栋独立单体顺利封顶

项目7#楼交错桁架结构

先进理念构建理想“大平层”

项目采用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研发的先进交错桁架结构体系,用钢更省、造价更低,确保建筑采光以及内部空间不分割的同时,且能形成两倍柱距的大开间,减少60%框架柱的数量,实现了结构及建筑功能上的经济、实用、高效需求,相较传统钢框架结构可节约工期20%,减少建筑垃圾30%,减少碳排放50%,建成后将是西部地区首例该结构体系实际应用项目。值得一提的是,项目所有H型钢均由中建科工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生产,该生产线可以实现进料、切割、喷墨、焊接、矫正、出入库等全流程机械化、自动化、参数化作业,可提高生产效率2倍,同时运用信息化网络集成成套技术,对现场钢构件大小、尺度精准把握,高效制造钢构件,损耗率降低1.5倍。


项目钢结构主体全面封顶

项目举办“党史学习教育进基层”活动

“智慧玻璃”遇见“绿色建材”

针对重庆夏季闷热冬季湿冷的气候,项目因地制宜采用“热质调光”玻璃,它节能优、使用周期长,太阳得热系数达0.75,不但可以根据室外光线的强弱调节室内光亮,而且无需任何第三方能源,仅靠太阳能热量驱动,即可实现夏季有效隔热70%,冬季保暖80%的热量,是优质的“绿色、零能耗、智能”的遮阳解决方案。项目ALC墙板采用的抹灰石膏砂浆,是一种天然的、新型绿色环保型抹灰材料,具有健康环保、粘接力大、不易开裂等优点,且造价较传统水泥砂浆可降低10-15%的成本。此外,石膏砂浆还具有平衡室内湿度的“呼吸”功能,能在室内潮湿时吸收潮气,干燥时呼出水份,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绿色环境。


项目首根钢构件顺利开吊

协同效果图

数字“引擎”驱动“绿色未来”

针对项目基础与建筑立面幕墙系统形式多样,机房、管线综合布置与景观标高关系复杂等重难点问题,项目第一时间组建BIM管理青年突击队,在设计院完成初步施工图后开始进行建筑、结构、机电、景观模型搭建,利用三维数字化审图和模拟施工动画,提前发现问题,提升精细化生产,截止目前发现建筑结构问题1972个,碰撞119751个,优化节点3448个,大大减少了材料损耗与劳动力资源投入。


邀请龙兴镇党史巡讲团到项目讲党课

项目在建设中应用了中建科工装配式建筑“三板体系”,指楼面结构体系、屋面结构体系和墙体体系。项目采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是一种新型绿色节能建筑新型材料,满足围护墙与保温、隔热一体化要求,施工时采用干式工法组装,时间效率高、品质有保障、综合成本降低30%。同时楼梯全部采用装配式楼梯、竖向构件采用高精度模板现浇,比例达100%,使项目整体装配率高达73%,达到了装配式AA级建筑标准。

(作者:潘年群 联系方式:1838568992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