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4-15 来源: 作者: 点击:181次
夕阳斜照进福州老药铺时,陈伯刚把滚烫的中药汁灌进玻璃瓶。女儿的信息在16:40弹出来:“爸,这剂药得卡着时辰喝,您千万托人今天送到。”
快递柜台的姑娘用扫码枪反复对准瓶身,系统始终弹出红色警示。“液体件过了17点不收,明天才能发。”陈伯抱着微烫的药瓶退到巷口,一辆黑色商务车缓缓刹停,车窗飘出沉厚的闽南腔:“阿伯要赶潮州专线?我们刚接单。”
司机阿林掀开后备箱,海绵凹槽里嵌着冰盒。他利索地将药瓶套上隔热膜,裹进冰袋夹层。“这车专门送急件当日达的,后座有恒温舱。”仪表盘显示16:55,“您闺女22:30前准能收到。”
车过莆田收费站已华灯初上。陈伯手机地图上,代表药瓶的红色坐标正穿透渐深的暮色,定位每半小时刷新一次。阿林传来视频:被防震带固定的玻璃瓶在专用支架上微微反光,“刚过泉州湾大桥,瓶身温度26℃”。
22:28分,潮州古城的骑楼灯笼次第亮起。视频里戴白手套的配送员轻叩木门,药瓶在特制提箱中升起袅袅白汽。“爸,这司机绕开晚高峰堵点,药汤还烫嘴呢!”女儿的声音混着瓷器轻响。
子夜福州街头,陈伯接过阿林返程时捎来的潮州姜糖。药瓶上的便签晕开一圈水痕:“玻璃瓶放冰盒易起雾,已擦净。——专车阿林”